企业信息
所在地:
联系人: 徐芙蓉
电话: 0537-7972277
联系时请说是在网商汇看到的我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资讯

众创空间是什么,其运作模式又是怎样,利润空间在哪,发展前景如何?

2019/6/5 10:59:11  

众创空间是什么,其运作模式又是怎样,利润空间在哪,发展前景如何?

今年两会以来,众创空间,创客空间等词频繁出现在各种媒体,那么众创空间究竟如何运作,或者说要为创客提供哪些服务;运作者的利润空间在哪里;创客空间的发展前景会怎样?

我来用较为学术的套路回答一下众创空间的概念辨析和类型划分,其中包含一些对具体众创空间运营模式和盈利方式的说明。

与实践界新概念新模式的层出不穷相对,学术界对众创空间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无系统性梳理众创空间概念和基本类型的论述。所以,我这里主要结合国内外众创空间的实践发展情况,辨析一下与众创空间有关的一些概念,如创客空间、联合办公空间、新型孵化器、创业咖啡等。主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什么是众创?

众创空间的概念界定?

众创空间有哪些基本类型?

众创是什么?

要理解众创空间,需要从众创谈起。”众创”一词早来自于2014年9月,李克强总理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的发言,他提出:

在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掀起“众创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 “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词不仅在中央地方的政策文件众频频出现,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视线。从学术角度来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对应的英文应该是Public Entrepreneuriship and Public Innovation。

什么是众创空间?

众创空间是一个从政策中提出的概念,早出现在201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首次公开提出众创空间:

“有效满足大众创新创业需求、具有较强专业化服务能力的新型创业服务平台。”

意见中也提到了一些众创空间的具体案例和理想众创空间的基本特征:

“总结推广创客空间、创业咖啡、创新工场等新型孵化模式,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

一些学者,如安宇宏、吕力等参照以上政策,进一步明确众创空间的概念,认为众创空间”是为小微创新企业成长和个人创新创业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开放式综合服务平台。”[1][2]付志勇认为良好的众创空间生态应包括合作社群、创意实践、开放资源和协作空间四个要素。[3]

从本质来看,众创空间是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创业服务平台。

众创空间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一些学术研究和媒体报道在谈及众创空间时,主要将创客空间(Makerspace or Hackerspace)作为众创空间的概念来源,集中介绍了国内外创客空间的发展情况。然而,在众创空间的实践发展中,形式各样的发展类型不断涌现,如创业咖啡、新型孵化器等,让人很难分清不同类型众创空间的区别和共性。

因此,智经根据众创空间业态和商业模式的不同,结合国内外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将众创空间归纳为以下五类:创客空间、联合办公空间、新型孵化器、创业咖啡馆和创业社区。五类概念在业态和运营模式上各有侧重,以下分别介绍。

众创空间的五种类型

1.创客空间(Makerspace or Hackerspace)

创客空间是从国外引入的概念,跟国内众创空间强调的创业略有不同,它更强调人们在一个集中的空间内动手创造东西,包括电子设备、机械设备和手工艺品等,它的概念界定为:

由拥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社群共同运营的工作坊,他们多关注计算机、机械、技术、科学、数字艺术或电子艺术等领域,他们能够在其中见面、社会化互动和合作[4]。

也有资料认为:

创客空间指的是人人皆可用来设计和工作的地方[5]。

所以创客空间有两个侧重点:一是人们在其中动手制作东西,二是参与其中的人们共同构成一个兴趣社群。实际上,李克强总理曾经去过的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其实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以创业为主题,而是电子设备制造兴趣爱好者的集聚和交流空间。

智经曾到柴火创客空间调研,了解到这是一家由硬件设备企业负责人因为兴趣爱好设立的一家创客空间,60平米左右的空间,角落里摆放着一些电子和机械设备,去的当天刚好有一对父子在动手摆弄设备。我们了解到他们为会员提供定期的硬件设计制造培训和交流活动,主要依靠会员费来支付场地租金。这家创客空间运营的初衷是通过线下实体空间,汇聚一些对硬件设计制造真正感兴趣的人,相互交流碰撞火花。而孵化出有潜力的创业团队,只能算是兴趣社群之外的回报了。

深圳柴火创客空间

 深圳柴火创客空间

2.联合办公空间(CoworkingSpace)联合办公空间Strongbox West, Atlanta, Georgia[6]

联合办公空间是众创空间的第二类,它的概念为:

提供共同工作的空间,也是共同工作者的社群平台。与常规办公空间的差异在于,这些共同工作者多来自不同公司或组织,大部分是SHOHO族、旅行出差者或者小型工作团队[7]。

联合办公空间更加侧重于为有共同工作需求的团队或个人提供办公场所和相关设施,通过收取场地租金或会员费来获得盈利。

目前国外的Wework、国内的优客工场都是联合办公空间的典型代表,与其他几类众创空间相比,它有两个侧重点:一是源于共享经济的理念,打破了企业长期租用独立办公空间的模式,将办公空间的租用时段分散化,将大家有共同需求的公共空间(如会议室、茶水间等)和设施(如打印机、传真机等)进行共享,从而降低创业团队、小型企业、长期出差的团队或个人的办公成本;二是通过共同工作社区的营造,让共同工作者能够与不同团队或个人进行互动,得到思想的碰撞和灵感的激发,找到可以彼此支撑共同成长的伙伴。


与一些孵化器不同,联合办公空间核心的业务是提供办公场地,即主要通过场地租金实现盈利,而不是投资创业团队。

智经曾经整理过一篇关于上海联合办公空间调研的报告《联合办公:空间共享新业态》,对联合办公空间的业态、模式和盈利方式有简要的介绍。

3.新型孵化器(New model of Incubator)

孵化器的概念为:

一种为初创型小企业提供所需的基础设施和一系列支持性综合服务,使其成长为成熟企业的一种新型经济组织[8]。

所谓新型孵化器是与传统孵化器相对而言的,我国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的很多孵化器只是提供了办公场地,缺乏对初创企业的指导和投资,成为单纯的房屋出租方。而新型孵化器更强调针对创业企业的成长需求,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孵化和培育企业,针对不同孵化器运营方的资源优势,体现为多种类型,如投资促进型、培训辅导型、媒体延伸型、专业服务型、创客孵化型等[9]。

新型孵化器作为众创空间的侧重点在于:一是以孵化企业为核心业务,通过为创业团队提供创业指导、资金融资、专业服务和技术对接等服务,增加创业企业的成功概率;二是通过对创业团队的股权投资回报获得收益,一般天使投资方会根据创业团队的实力和所匹配的资源,占取3%-10%的股权份额。

随着背景各异的孵化机构进入创业孵化市场,新型孵化器的特色差异显著,如从媒体服务切入创业孵化市场的氪空间,从创业者教育培训切入创业孵化市场的清华X-lab、清华经管创业者加速器和北大创业孵化训练营,从投资人资源经验人脉圈切入的创新工场,以及现有大型科技企业成立的孵化器如微软创投加速器、联想之星孵化器等。


 媒体类新型孵化器36氪旗下的氪空间[10]

培训辅导型孵化器北京大学创业孵化训练营

4.创业咖啡馆(Startup Coffee Shop)

创业咖啡馆是以咖啡馆的业态为基础,围绕创业主题集聚资源和对接资源,为早期创业者提供共享办公、人才交流、技术分享、市场拓展和项目对接等服务的一种众创空间。其服务包括:临时办公场所、不定期的经验分享与交流和投资人对接。

创业咖啡馆著名的口号是:

创业者以一杯咖啡的成本,得到一天的免费开放式办公环境,及其他创业服务。

与其他类型的众创空间相比,创业咖啡馆的侧重点在于:一是公共属性和开放性强,通过举办创业主题活动,营造创业氛围,吸引、集聚和对接创业资源,参与者包括创业者、投资人、服务者和对创业感兴趣的市民等;二是盈利方式除了部分参与对创业团队的股权投资以外,还可以通过日常经营收入、会员服务收入和活动场地租金收入覆盖一部分运营成本支出。

严格来说,创业咖啡馆也可以算是新型孵化器的一种类型,但由于其空间业态和公共属性有自身特点,所以单独作为一类众创空间列出。笔者有关北京和武汉几个创业咖啡馆的调研文章详见:《非正式创业咖啡的兴起》

武汉东湖光谷创业咖啡馆的咖啡

2011年4月开始营业的车库咖啡[11]

4.创业社区(Startup Community)

5.第五类众创空间是创业社区,其概念为:

以创业办公为核心,为创业者提供集工作、社交、居住和娱乐为一体的社区。

创业社区采取了集成式的发展思路,围绕创业者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创业、工作、居住、社交、消费等需求,在一个社区空间中,通过完整的社区功能配置,如联合办公、创业咖啡、创业公寓、运动健身、餐饮娱乐、教育科普等,为创业者提供一体化的创业和生活服务。

与其他众创空间相比,创业社区的侧重点在于:一是集成化的创业生态营造,集聚创业相关的各类资源与要素,服务于创业者的工作、生活、学习和消费,创业投资的短期回报缺乏可以用社区服务的收入来弥补,让创业、生产、生活和消费形成一个可以营收平衡的闭环;二是将创业作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来吸引服务对象,所以说创业社区的服务对象并不完全是创业者,而是有意愿创业,或认可创业生活理念的年轻人。

由清控科创和世联行共同打造的小样社区,即按照以上概念,采用了开放、合作和管理输出的理念,来整合了创业服务生态系统,满足年轻创业者的办公、居住、社交和消费需求。

小样社区的运营理念[12]

以上五类众创空间基本可以包含当前市场上出现的众创空间的主要类型,其共性是为大众创新创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创业服务平台,从下表中可以看出他们的差异。


以上即为众创空间的概念辨析。

总体来看,中国的众创空间在国家政策的带动下,出现了多样化发展的局面,主体繁多、类型多样,大学、政府、科技企业、投资机构、媒体机构和地产企业,都在根据自身的优势资源,探索众创空间发展的差异化路径,服务于创新创业时代所释放出的大量创业需求。


当然,这一波儿众创空间兴起,也伴随着中国产业地产市场的转型,之前各地产业园区的粗放式发展,造成了不少办公空间的空置,一些对创业孵化并不熟悉的空间持有者也在尝试探索众创空间的发展模式,不乏依然抱着当二房东的心态,想继续通过传统收租金的方式来实现盈利的,造成当前很多众创空间只是传统孵化器的延续。

应该说,由于政府的鼓励与扶持,众创空间数量增长迅速,但水平参差,针对创业者需求提供专业服务的质量亟待提升。需要通过市场机制的筛选,留下更加专业的创业服务平台,能够持续地高质量地服务于创业企业的成长与发展。

那么,从技术变革和文化演进的角度来看,众创空间未来的发展趋势会是如何?众创空间的功能和空间设计应该遵循哪些理论?国内外众创空间的发展有何差异?北京的众创空间发展现状如何?我们将在接下来的两篇文章《众创空间发展的理论基础与未来趋势》、《北京众创空间发展现状调研》中与大家共同探讨。

(本文系首都区域空间规划研究北京重点实验室研究课题《北京市创新空间发展战略现状及规划》部分研究成果,于果说微信公众号ifruitalk《为什么众创空间会有那么多兄弟姐妹?》。文中图片除脚注标出以外,均为智经调研自摄图片)

参考文献

[1] 安宇宏. 众创空间. 宏观经济管理, 2015,(4):85.

[2] 吕力,李倩,方竹青等. 众创、众创空间与创业过程. 科技创业月刊, 2015,(10):14-15.

[3] 付志勇. 面向创客教育的众创空间与生态建构. 现代教育技术, 2015,25(5):18-26.

[4] 引自维基百科Hackerspace词条

[5] 引自Make杂志中文版

[6] 引自Kongkiat博客

[7] 引自维基百科Coworking词条

[8] 引自维基百科企业孵化器词条

[9] 引自新华网对新型孵化器的介绍

[10] 引自36氪网站博客文章

[11] 引自车库咖啡网站

[12] 引自清华控股网站

资讯标签:

众创空间
上一篇: 无
下一篇: 无